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详情

企业信息

江西易佰家集团有限公司
公司认证:
  • 公司地址:中国 江西 南昌 青山湖区  高新南大道1688号
  • 企业类型:
  • 主营:预制菜生产、代工,自主品牌易佰家100+预制赣菜等

联系方式

  • 联系人: 曲女士
  • 手机:18279154621
  • 电话:0791-86665551
  • 地址: 中国 江西 南昌 青山湖区  高新南大道1688号
  • 邮编:330000

详情

酱卤产品中调味料的使用原则和常用比例

创建时间:2024-08-12 09:55 浏览次数:67

一、腌制料的配比和使用

1、干腌料

花椒50克,八角50克,研磨成大颗粒状。

盐20斤,下锅炒热,再放入香料一起炒香即可。20斤椒盐可以腌制1000~2000斤食材。也可在椒盐中加入葡萄糖100克,用葡萄糖腌制过的食材,卤出的产品更有光泽。旱腌料适用于大块料的腌制:如猪头肉、猪蹄、牛肉、整鸡、整鸭等。

2、湿腌料

按20斤清水加入盐0.6~1斤、老姜片150克、花椒30克、辣椒段50克、八角50,即成料水。水腌料适合于腌制小件料和腥味较大的原料,如:鸭脖、鸭翅、鸭爪、整鸭、猪大肠、羊蹄等。

 

二、卤味中常用的调味品的使用原则

1、盐

盐是卤味食品中的一味调味品,肉制品的香味必须在一定浓度的盐味中才能体现出来。盐的用量应占卤水+食材总重要的1.8%~3%之间,盐的含量低于1.8%卤水过淡,高于3%卤水过咸。

落实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,在初次调制卤水时,可按每500克高汤添加食盐15克,后期卤制食材时可按每500克食材添加盐6~8克,这样的盐味大众都能接受。在使用了豆酱时应减轻盐的用量。

在卤菜店中建议大家准备一支盐度计,方便大家精准地掌控卤水的盐度。

2、黄豆酱

黄豆酱主要用在酱卤产品中增加产品的酱香味,一般每500克食材黄豆酱用量在5~8克之间,在使用了黄豆酱时,卤水的盐度应控制在2~2.5%之间,防止卤水过咸。

3、鸡精

鸡精在卤水中我不建议用量过大,因为鸡精中含有大量的淀粉,一些劣质鸡精淀粉含量甚至达到了40%,用量过大可能造成卤水糊汤,鸡精的用量我建议每500克食材控制在3克左右。

4、味精

味精,谷氨酸钠,也叫味素。卤水中最常见的鲜味调料品之一,单独使用时增鲜效果并不理想,味精的用量建议每500克食材控制在5克左右。也可和I+G(呈味核苷酸二钠)混合使用,按每20克味精添加1克的I+G,增鲜程度是味精的7倍,建议每500克食材用量不超过2克(味精与I+G的混合量)。

5、白糖、冰糖

甜味纯正,有保色、提鲜、增色、适口、缓和咸味的作用,用量不定。

6、葡萄糖

葡萄糖一般用在原料的腌制上,用葡萄糖腌制过的原料,卤制的产品更有光泽,同时能增加原料的嫩度和保水性。一般可按20斤食盐加入葡萄糖100克左右,可腌制1000~2000斤食材。

 

三、原料卤制注意事项

1、原料腌制时使用复合磷酸盐等腌制剂,能有效提高出品率;

2、把原料卤制7~8成熟,关火焖制几个小时,使原料吸饱汤汁。采用焖制工艺,应适度减轻盐和香辛料的用量,避免味道过重;

原料卤制前要做到一闻、二尝、三看。

闻什么——闻卤水香味,看是否需要更换香料包;

尝什么——尝卤水的咸味、甜味是否达到标准;

看什么——看卤水的颜色是否达到卤制产品的程度。

 

四、卤水的定向、定味、定色

很多新手在操作时,由于缺乏经验,无法准确地判断卤水的情况,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,这里着重讲解一些卤制产品时如何定香、定味、定色;

1、定香主要要控制好香辛料的使用,所有香辛料可以分成两袋,每5~6天更换一袋,可使香料味稳定。

注:香辛料在使用前用70~80度的温开水浸泡30分钟,以去除香辛料中的苦涩味和杂味。

定味主要是控制好盐的用量,一般每500克食材盐的用量在6~8克之间,如果使用了黄豆酱等调味品应减少盐的用量,在实际操作时应先口尝卤水的盐味,就是很咸很咸、咸的骂人的感觉,如果感觉盐不够在适量多数加盐,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大,导致卤水过咸。

定色主要是控制好糖色的用量,糖色下锅,一般20~30分钟就可以看到上况了,如果感觉颜色不够又加就是不要一次性下糖色过多,导致产品颜色过深。一般卤制好的产品,颜色要比销售时淡一些为好,为氧化留足空间;

卤制产品一般采用小火浸煮,火力过多会导致原料脱水过快、不入味,甚至糊锅的情况出现;原料卤制的时间长短,要根据食材的老嫩程度而定,不可生搬硬套。

一般,牛筋卤制时间在2.5小时左右;牛肉在1.5~2个小时左右;猪蹄、猪心、猪舌在1~1.5小时左右;整鸭、鸭腿、鸭脖、猪头肉在40~60分钟左右;鸭爪在30分钟左右、鸭头在20分钟左右、鸭翅15分钟左右、鸭舌10分钟左右、蔬菜类刚刚断生就好。

文章仅供参考交流,无商业目的。如有不当,欢迎留言指正;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免责声明:本文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第一枪网意见及观点,亦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,第一枪网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问题请联系media@dyq.cn